产品四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 产品四类

答记者问丨聚焦生物制造、创新药战略……济宁医药企业详解产业倍增路径

发布时间:2025-09-14 22:50:15点击量:

  9月12日上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举办“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主题系列记者见面会第四场,聚焦“济宁打造现代医药产业高地”这一主题,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康源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济宁市健达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以及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出席见面会,与记者现场互动交流。

  全市提出推进现代医药产业经济倍增的目标,请介绍一下,围绕这一总体目标,各企业的潜力和优势有哪些?

  鲁抗医药将紧紧围绕济宁市委、市政府“加力推进‘头号工程’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工作部署,落实推进现代医药产业经济倍增的目标要求,在济宁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门大力支持下,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在创新药、生物制造、高端制剂等方面实现突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把大力发展生物制造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不断深耕生物制造产业领域,实现由传统微生物发酵向合成生物技术应用转变,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制造创新高地,为鲁抗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新引擎。

  提升成为头部引领性企业也是鲁抗发展的目标,聚焦资源形成特色竞争优势方面,有如下几点:

  一是推动传统微生物发酵技术向合成生物技术转变,加大在生物合成、生物制造上的投入。鲁抗拥有近60年的微生物发酵历史,在微生物发酵产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人才、技术、装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9年鲁抗医药建成了山东省生物技术产业转化平台,逐步发展形成了“一平台、五支撑、四方向、十产品”的生物制造体系。投产运行全球首个反式乌头酸绿色生物制造项目,酵母底盘多个产品实现产业化生产。

  二是鲁抗医药联合高校、中科院等研发机构搭建新型创新平台,加快推进CIGB-814等多个创新药研发和产业转化,发挥科研院所的创新优势和企业产业转化的优势。例如鲁抗医药和中国药科大学联合成立创新药物重新定位和在评价联合实验室,加快创新药以及高端制剂研发效率。

  三是加快技术迭代和智能化改造,保持产品核心竞争力。特别是仿制药的生产要符合当前低成本的市场竞争需求,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搭建连续流智能化通用技术平台,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研发创新是辰欣药业的核心战略支点,持续高投入、完善的研发体系及差异化的管线布局,为企业长期增长提供了技术储备。

  公司每年投资近4亿元作为技术研发创新基金,为打造企业科技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产学研深度协同创新方面,通过“自主创新为主体、联合攻关为支撑”,先后与中国药科大学等30余家国内外优秀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为产品管线升级注入创新动能。

  研发战略方面,坚持高端仿制药、OTC外用药、创新药、特医食品四轮驱动战略,在营养补充、抗肿瘤、心脑血管、抗感染、消化系统、麻醉镇痛、呼吸系统、眼科及皮肤用药等领域形成了“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良性循环。

  2、生产是辰欣药业的基础底盘,产能规模化、生产数智化、质量控制标准化,为研发成果转化提供了保障。

  辰欣药业积极响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遵循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规律,聚焦未来产业高端、智能、绿色、融合演进趋势,综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业务管理层,通过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仓储管理系统(W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质量信息管理系统(QMS)、研发管理系统(PDM)、供应商关系管理(SRM)、商业智能(BI)等系统的单项建设和系统间集成,实现智能制造业务管理一体化应用,打造医药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新标杆。

  3、营销体系实现了辰欣药业的价值传递,将公司内在价值转化为外在的市场成果。

  通过实施品牌战略,辰欣药业营销体系覆盖等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零售终端,形成了“全场景、全人群”的覆盖能力。一方面,通过“质量+口碑”的长期积累,公司树立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公司围绕产品特性,制定了差异化营销策略,基于“基础品类+专科品类+消费品类”的全方位产品布局,构建覆盖医生、患者、医疗机构的全渠道营销体系,实现品牌声量与市场效益协同提升。

  一是2023年开工建设的中药配方颗粒项目即将见效。8月份,山东康源堂药业大健康项目一期中药配方颗粒项目已取得生产许可并通过GMP符合性动态检查,已正式投产。今年可完成47个颗粒品种的备案及生产,预计到2027年可完成400个品种的备案,达产后,可年产4000吨中药饮片、1000吨配方颗粒。目前,配方颗粒已完成市场布局,与多家医疗机构及代理商达成合作,产品下线后即可实现销售,快速形成市场转化能力。颗粒项目是康源堂构建全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也实现了济宁市中药配方颗粒产品零的突破。

  二是康源堂规划的药食同源食品生产线已进入建设期,预计年底可投产。近几年,康源堂通过研发储备了口服液、方便米、代饮茶、中药香囊及中药小零食等一系列产品,前期通过委托加工上线部分产品,取得很好的市场反馈。食品生产线上马后,康源堂不但可以自行生产,也可承接代加工业务。目前,康源堂药食同源产品已进入澳大利亚市场,代加工业务也已对接多家意向客户。

  三是在产业链的前端,康源堂已通过水蛭GAP认证现场检查。康源堂自建的微山湖水蛭及水生经济植物种养示范基地,是省级农业现代产业园,8月份省药监局专家已到现场验收,预计9月可公告通过。通过GAP认证可以实现全流程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管理,提升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享受政策红利,实现优质优价,增强品牌信任,推动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康源堂各业务板块的发展,可助推动济宁市现代医药产业经济规模扩张,助力倍增目标实现。

  健达医疗器械作为医疗器械产业链的重点企业,不仅承担着满足临床需求的责任,更成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市场整合的核心力量,优势主要体现在:区域龙头地位稳固、生产与技术能力突出、产品品类丰富、有高端突破、销售网络成熟等。

  一、技术与质量优势。健达医疗器械拥有国家I、II、III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三十余个、18项专利,通过ISO 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和GB/ISO 9001及国际CE认证证书,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同时依托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及省重点项目的支持,产品覆盖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自粘式伤口敷料、医用护理垫、一次性无纺布敷料包,等上百种产品。高端产品深层光谱治疗仪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对标德国威伐光技术,打破同类高端进口产品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

  二、区域龙头与市场认可度。健达医疗器械是山东省、济宁市内最大的医疗耗材供应商之一。积极开发网络销售渠道,拥有近千余家经销代理伙伴。产品以“春芽”商标注册,具备一定品牌辨识度。

  三、规模化与智能化布局。拥有10万级GMP净化车间21000㎡、标准医用耗材仓库18000㎡,配备全自动化机械设备、包装设备、大型灭菌设备130余台。健达智慧医疗装备制造项目,配置10万级洁净车间、万级实验室及10条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线、一次性麻醉包,手术包等医用耗材200万箱,投产后可年产深层光谱治疗仪1000台。

  刚才的发言中,董总您提到了鲁抗医药要持续加大生物合成、生物制造上的投入,能否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公司未来在生物制造领域的发展规划?

  2025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文章中指出将生物医药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鼓励并购重组、股权直投、产业基金;2025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与中国科学院联合举办中央企业生物科技产业高级研修班上,提出要更加清晰研判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势,更加精准把握中央企业发展重点方向及实施路径,更加积极推动与中科院院所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快打造生物医药领域的国家队,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鲁抗医药将把握政策机遇,多途径、多方式快速壮大生物制造产业。

  鲁抗医药致力于由传统微生物发酵向生物合成、生物制造的转变,持续提升合成生物技术的应用,完善菌种中心及技术中心建设,提升底层菌种技术开发能力及产业化服务能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化”全链条创新体系,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快反式乌头酸酯等项目技术迭代与新产品产业化转化速度,助力公司现有产品的工艺技术迭代升级,加快高通量菌种筛选、制备技术平台建设,建成国际一流的全自动菌种生产装置;国内一流的高产率基因工程菌构建技术;国内领先的微生物发酵生产工艺,使合成生物技术成为公司新的效益增长点。

  继续走联合创新之路,与全国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实现“四链”融合。在与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科院天津工生所、中科院青能所、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等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合作的基础上,新增产学研合作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进高层次人才及专家团队,联合承担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

  最近国内创新药热度不断,众所周知辰欣药业在创新药等领域成绩亮眼。请问崔总,辰欣药业未来有哪些战略布局呢?

  创新药方面:聚焦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关键赛道,未来5年,公司计划实现“每年推进1-2个1类新药进入临床I期,5年内完成1个1类新药上市”的目标,强化公司在化学制药创新领域市场地位。

  仿制药方面:聚焦高端复杂制剂核心赛道,重点布局粉液双室袋、载药脂肪乳、腹膜透析液、吸入剂、缓控释制剂等技术壁垒高、临床依赖度强、市场增长快的品种,推动仿制药业务从普通剂型向高端复杂剂型转型。未来5年,公司计划实现每年新三类、新四类等新品种获批数量不少于30个,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更便利的治疗选择。

  特医食品方面:辰欣药业作为特医食品领域的先行者,未来5年,继续凭借液态全营养特医食品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的技术优势,丰富特医食品管线个罕见病类别、临床急需且尚未批准新类别等特医产品,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惠及大众健康需求。

  公司将紧扣战略实施总体目标,全力推进高端制剂研发及智能化集约项目二期工程、佛都药业外用制剂车间项目建设。同时,以每年不少于3亿元的技术改造投入,全力推进涵盖生产流程监控、设备升级优化、智能决策管理等自动化与智能化体系搭建,为深化创新驱动、延伸产业链条提供坚实项目支撑。

  一方面,原料药作为医药产业链的核心上游,在现有制剂相关原料药基础上,公司将继续加大氢化、硝化等技术壁垒高,危难工艺品种开发、落地,持续构筑“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竞争优势,从源头上保证产品品质,以及供应链稳定,形成产业链闭环,不断提升整体业务竞争力。

  另一方面,继续拓展公司业务边界,围绕集团现有医药工业制造、药物研发与创新、医药批发与零售服务等管理平台建设,围绕居民日常健康管理、养老服务需求,构建康养服务平台,探索“医药+养老”新路径。

  在中药现代化与乡村振兴双重战略背景下,山东康源堂药业如何通过技术革新与产业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在中药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协同推进背景下,山东康源堂药业通过“技术革新+产业融合”双轮驱动,构建全产业链业务体系。

  一是研发创新与技术储备。康源堂现拥有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一企一技研发中心等省级研发平台,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山东中医药大学等突破中药材繁育、标准化种植及活性成分提取技术瓶颈,获批省级人才项目支持。在技术创新与储备方面,康源堂将持续加大投入,引进高端科研人才,加强同科研院所的横向合作,推动中药现代化与产业升级,为经济倍增提供持续创新动力。

  二是中药配方颗粒项目达产后,将适时启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项目二期项目。二期项目生产工艺包括中药片剂、胶囊、颗粒剂、滴丸剂、膏剂、口服液、中药外用制剂等,同时扩建中药配方颗粒产能至2000吨,将康源堂打造成全产业链头部中药企业。根据依托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深化中药活性成分提取技术攻关,实现产品效价提升,奠定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基础。同步推进健康食品研发项目,持续深化同齐鲁工业大学等院校的合作,增加产品储备,形成技术转化标杆。

  通过以上举措,康源堂药业正从“区域中药企业”向“百亿级全产业链创新引领者”转型,在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为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添砖加瓦,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医疗器械行业比较看重质量和品牌。请问作为济宁市医疗器械的龙头企业,健达的产品如何满足客户要求?未来健达医疗器械又将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

  在健康中国战略纵深推进与全球医疗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医疗器械行业已成为守护生命健康、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阵地。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健达医疗器械既承载着“以优质产品满足临床需求”的基础责任,更将在“质量与品牌双轮驱动”“全球化与高端化双向突破”的命题中,锚定长期价值坐标,应对时代性挑战。

  一方面,精准深耕耗材赛道,健达医疗器械将聚焦“专科性、合规性、规模化”,针对手术耗材(如麻醉穿刺包)优化无菌工艺与人体工学设计,同步康复、家用等场景的耗材;依托数字化产线(如MES系统全流程监控灭菌、包装环节),实现产能从200万箱到220万箱的效率跃升,以规模效应平抑成本、反哺研发。

  另一方面,布局全球化,医疗器材的全球化是技术标准、供应链与本地化服务的系统战,健达医疗器械瞄准差异化需求,针对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推出“高性价比+合规认证”双达标产品;整合上游材料商、下游流通服务商,构建“研发-生产-服务”产业联盟,在“进口替代+高端医疗需求爆发”的双重机遇中,释放协同效应,实现从“产品出海”到“生态扎根”。

  医疗器械行业的竞争,本质是“质量信用”与“技术信用”的长跑。作为龙头企业,健达医疗器械将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在产品端夯实临床价值、在品牌端沉淀专业信任、在市场端突破全球化壁垒、在技术端抢占创新高地,在“国产替代深化”“全球医疗格局重塑”的浪潮中,既守护当下的医疗安全,更定义未来的产业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谢谢!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 电话:0898-08980898 手机:13988888888
Copyright © 2012-2018 某某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ICP备案编号:粤ICP备88888888号